2009年5月12日 星期二

謝幕:真正的即興互動

每一場演出末了,總是少不了演出者的「謝幕」,所有演出者跳離了剛剛扮演的角色,回到演員、舞者、音樂家等藝術家本來身份,接受觀眾的掌聲與鼓勵……,讓演出者與觀眾在同一時刻分享舞台上的成果。

曾有同學在初次進入劇場後,所冒出的第一個疑問並不關於表演內容,而是問我:「為什麼他們要不停把幕拉起來又放下?為什麼拍手要拍這麼久?」,我笑著告訴他們:「這也是表演藝術初次最讓我驚訝的地方。」他們不知道是否發現,自己正在體驗表演藝術最珍貴有趣的地方:「現場」。

因為我們存在於現場,觀眾可以直接回饋藝術家對於演出的感受,若是觀眾明顯對於方才的表演不感興趣,那掌聲將是低沉、了無生氣,彷彿再多拍一下也累煞了人;要是掌聲是熱烈而清脆,上下拉動的布幕則會因為感受到觀眾渴望遲遲不放表演者離開舞台;再更強烈的迴響是觀眾會站起歡呼、猛力拍手,在音樂會更有高喊安可的有趣傳統,好叫出在節目單上未曾出現的「隱藏曲目」。

5/10在台北演出的蘭陵30系列經典《新荷珠新配》,由台灣當代幾位久未粉墨登場的資深劇場演員擔綱演出,據說演員賣力飆戲,觀眾看得過癮,謝幕時鼓掌超過十分鐘久久未歇,使在現場的每個人都心情激動,觀眾回到家仍在感動之中不能自已。而我在高雄,觀賞雲門舞集2的《2009春鬥》,演出結束時大聲熱烈鼓掌,但舞者面前的幕拉下以後,觀眾忽然不知所措,掌聲漸歇,觀眾席的燈也亮了,暗示觀眾可以離場。此時原本預計謝幕還有續集的我們,愣了一下,不敢相信就這樣結束了這個下午,只好再用力鼓起掌來,表達對演出者熱切的鼓勵與感謝,此時布幕像長了耳朵,忽的拉起!原來舞者們還沒有離開,他們仍在等待觀眾,接受了對於這個演出衷心的敬意,讓我們帶著微笑步出劇場。

謝幕,是每一場演出不論任何形式都幾乎存在的,表演者、觀眾,與技術人員最細緻的互動之處,是否要再拉一次幕?是否要讓燈光持續照亮著舞台?是否要應觀眾要求再上台一回?能不能讓台上台下雙方都有個美好的ENDING,全憑即時反應,這也是劇場珍貴的地方。我們給予表演者立即的迴響,讓演出者從觀眾的氣場與反應,知道自己的演出獲取多少觀眾的心。我愛看謝幕,此時真的覺得是演出的一份子,就像吳念真導演對觀眾說:「要有你們,演出才是完整的。」,當台上演出結束時,謝幕就換觀眾表演了!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