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0日 星期一

另一種改變世界的方式─從劇場藝術節策劃談起

文化近年備受注目,文化部的成立顯示了政府對文化的決心與關注,各地區政府也紛紛投入藝文行列,除了積極爭取藝文建設、邀請知名藝術家前來演出以外,藝術節更是有如遍地開花般在各地區舉辦。 


1510藝文意識小聚場在藝術節主題的第二季,邀請了執行20082011年台北藝術節的總監─王文儀,依據豐富的劇場藝術節目策劃經驗,為大家剖析劇場藝術節的企劃過程與策略。首先,針對何謂文化、表演藝術以及藝術的需要等,進行深思與探討。經過一輪的腦筋急轉彎後,再藉由分享其策劃台北藝術節的經驗與策略,以了解藝術節舉辦可能面臨的挑戰與建議。 





在深入談藝術節策劃之前,先提出"何謂「文化」"的議題。每個人對文化的定義不同,但多認為「文化」是人民生活的方式;對王文儀來說,「文化」是你我共同記憶與價值觀。每每談到文化,必定會連帶提到藝術,藝術至今備受推崇,但,為什麼我們「需要藝術」?它並非像日常生活用品,是人人皆需要;作為休閒娛樂,人們有其他多種選擇,如:旅遊、看電影、書籍等,為什麼我們「需要」藝術?王文儀認為,藝術它是文明的進化過程,從古至今發展累積出來的結晶;藝術是生命侷限的超越,人擁有有限的生命,但藝術卻能為人們留下永久存在的可能、也為人們實現夢想與想像;藝術是生命情調的共感與共鳴、苦悶的紓解與解脫,透過藝術我們的情緒有了宣洩與寄託;藝術是創造的歡愉,但它並非是藝術家的專利,它是我們共同的渴望與需求。


藝術包含了音樂、舞蹈、美術等,劇場亦是。為什麼我們需要劇場?有學者認為,劇場是一個時代的縮影,在不同時期的戲劇作品中,除了顯示出當時的歷史背景、特色、民俗風情等,更能從中看到社會的內涵、心靈的反射。劇場不同於美術,透過筆墨就能將藝術家的意念呈現於眼前;它也非如音樂,透過樂器與音符,就能帶領觀眾進入藝術家想表達的情緒氛圍。劇場是集合的藝術,它需要劇本、音樂、舞台、演員、燈光等,集結多種各式元素才得以完整呈現於觀眾眼前。劇場亦是學會欣賞的起始點,因為語言是最容易理解與溝通的媒介,透過演員的對白與肢體語言、燈光與舞台的巧妙搭配,觀眾較容易深入體會。對王文儀來說,「劇場」的需要,是因為它是真實的,是汗水與溫度實實在在的累積。經由上述的思考與探討,大家對於藝文的定義與重要性有所了解,那為什麼文化需要經營?何不讓文化自然而成?王文儀老師認為,文化是人類文明的演進、都會的精神糧食,若不經營文化,人們就少了回顧與前進的途徑之一;文化的經營是讓傳統變成養分、讓前衛變成習慣,使非主流也有機會發聲,菁英藝術更不會因此消失,庶民非意識形態,因此文化需要經營、藝文需要重視。


「台北藝術節」是台北市政府自1999年起推行的重要文化政策,近年由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及台北市文化基金會共同承辦,提供優秀藝術人才發揮創意,並整合相關藝文資源,展現藝術跨界合作豐富多元的重要平台。台北藝術節於2008年面臨了挑戰─重拾品牌(市場)以及知名度。所謂的品牌應是由消費者來決定,決定觀眾族群最重要的是作品或節目的組合,而非行銷。王文儀提出認為作品或節目組合不敗的要素:題材加上具有知名度或熟悉度的人物。藝術節的節目策劃著重與考量點主要有七點:好看、剖析人性、共同語言、普世價值、領先思潮、純真靈魂以及驚喜,其中,好看與驚喜是最重要的。對於台北藝術節來說,其最重要且唯一的核心,就是節目。因此台北藝術節2008年重新定位,以「創新、精緻、多元」為宗旨,秉持「以實質為根本,以口碑為酵素」的原則,提出「Bravo Only」為口號。主題方面選擇容易行銷的。2008年台北藝術節以Robert Wilson為主題,以經營其品牌;2009年是眾所皆知的Shakespeare2010年以煽情為主題;2011年則以思考為出發點,帶給觀眾一場哲學趴。觀眾對於台北藝術節的觀點從注意到這個活動,進而擴大參與、黏著,直至信任這個藝術節。王文儀期許台北藝術節是酷炫的,「酷炫=深度+酷度=知性+感性+感官性」。


學習策劃藝術節的策略之外,我們應該不停的思考,像是「劇場是個什麼樣的產業」?王文儀認為,它是手工業,因為人力是缺一不可的重要資源,它的創作無法獨立完成,需要靠人來呈現,且需要具備藝術價值,劇場需要集結許多資源,因此必須思考如何降低成本以及提高利潤。在企劃(創作)之外,周遭亦有許多需要考量的面向,如:定位很重要,因為它會影響行銷面,錯誤的定位與行銷方式,將會吸引到非目標觀眾;定價則會影響到票務等。此外,有時會邀請國外藝術家前來演出或合作,合約與稅務也需審慎注意。對於台北藝術節而言,其永遠的挑戰是時時提醒自己,經營管理的目的在於"尋求最有效模式獲利"、追求"沒有經驗值的嘗試"創意的行為核心、市場目標重點在於"大眾訴求",而藝術節靈魂在於"獨特與孤獨"


最後,王文儀給予對於藝文感興趣以及工作中的夥伴一些建議:擁有熱情以及求知的習慣,這些將成為你的知識。求知習慣,不只是閱讀工作相關的書籍,也需要閱讀自己感興趣的書籍。而在策劃節目或行銷等,首要條件是要先感動自己。再者藝術教育與推廣是重要的,身為藝術相關領域的工作者,能達到最大的目標是面對不同的對象能講出共同語言 面對觀眾,我們要告訴他們為什麼這是重要的。因此,藝術節應思考其目的與定位,不能因為別的地區有,或者因為其周邊效益等而爭相舉辦,以成為培育民眾欣賞藝文之平台,更期盼未來藝文欣賞人口與藝文環境能更美好。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