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0日 星期一

雲門舞集-九歌 ● 關於九歌




一九九三年八月十日於台北國家戲劇院首演

然則,神祇從未降臨。

屈原的《九歌》敬天地,祭鬼神,歌頌愛情,悼念國殤,是萬民的禱告。
舞劇以屈原的原作作為想像力的跳板,呈現一場劇場祭儀。

關於《九歌》

  取自屈原同名詩歌的舞劇《九歌》是雲門創團20周年代表作。
  屈原的《九歌》,敬天地,祭鬼神,歌頌愛情,悼念國殤,是萬民的禱告。林懷民延伸這份精神,用現代的眼光,重新詮釋;舞劇以祭儀的形式呈現〈迎神〉、〈東君〉、〈司命〉、〈湘夫人〉、〈雲中君〉、〈山鬼〉、〈國殤〉、〈禮魂〉,讚頌大自然、刻劃眾生的渴望與挫折,描繪生命的生生不息。
  林懷民原為小說家,早期作品以敘事抒情取勝,《白蛇傳》、《薪傳》、《紅樓夢》俱為經典。從1994年的《流浪者之歌》,舞作走向純動作的表現。1993年創作的《九歌》是林懷民舞劇作品的最高峰。
  兩千年前的楚地祭典載歌載舞,舞步舞容無跡可尋,舞劇《九歌》源自於古典文學,卻超越典型的傳統符號。舞劇的音樂與動作素材取自日本、印度、西藏、印尼,以及台灣原住民的族群;劇中主要角色的面具源於蒙古共合國陰山岩壁上初民的壁畫,給予舞蹈一份遼遠的聯想。舞評家指出,《九歌》天衣無縫地交織了眾多的亞洲美學。歐美評論家肯定《九歌》是一齣跨文化的經典之作。
   林懷民邀請上海出身的美國舞台設計泰斗李名覺以荷花為主題,設計《九歌》的舞美。樂池前波光粼粼的荷塘,舞台上由台灣前輩畫家林玉山作品《蓮池》發展出來的景片鋪天蓋地,開合變化,呼應楚地水澤的文化與《楚辭》中豐美的香草花卉意象,強而有力地意喻了舞作生生不息的主題。舞作的尾聲,在台灣鄒族雄偉的〈送神曲〉中,舞者陸續獻上油燈,八百盞油燈蜿蜒如河,流向繁星密佈的蒼穹,流向遠古,也流向未來。李名覺因《九歌》的設計獲得紐約舞蹈及表演藝術獎。
  1993年《九歌》在台北國家戲劇院首演,連演十五場,創下台灣劇場演出的紀錄。1994年《九歌》在維也納國際藝術節,1995年在紐約下一波藝術節,2000年在雪梨奧運藝術節演出,受到全球囑目,將雲門提升為國際一級舞團。

  2008年雲門八里排練場火焚,燒毀了《九歌》音樂軟體,服裝,道具。
  2012年,迎接舞團的40周年慶,雲門重建演出這齣華美,感人的大型舞劇。




演出資訊

◆演出地點:文化中心 至德堂
◆演出時間:10/12(五) 19:30
                   10/13(六) 19:30
                   10/14(日) 14:30
◆票價:300 / 600 / 900 / 1200 / 1500 / 1800




關於『雲門舞集╴九歌』的其他資訊,歡迎參考下列連結...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