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日 星期四

高雄市立美術館之教育推廣新思維


  
  教育,自古以來,在歷史、社會上一直扮演著承上啟後的傳承大任。而現今,當生活經濟得以維持之後,人們開始對於生活品質的訴求便啟發了普羅大眾對於文化價值的認知與對於生活美學的重視。然而,在上代卻常為了生存而過著較為粗糙的生活品質,也因而促使了藝文的不普及化。因此,在現今發展與未來展望的改革下,近幾年,藝術教育的重要性更是備受產、官、學三方的重視與提倡。

    而藝術教育的官方代表不遑是博物館、美術館等政府林立的藝術殿堂。官方的定位更一直是國家、社會教育發展的重要指標。在上個月,我們邀請到無獨有偶劇團為我們分享產、學合作的有趣經驗。而八月份,這個月,換我們來聽聽高雄美術館是如何將官、學做結合以推廣藝術之美、培養大眾對於藝術欣賞的能力。

    曾聽說想學美語,只要在美國待過一陣子便能朗朗上口,而在遠見雜誌《誰來管理創意團隊》一文中也提出「要有好的創意思維,就要先建立有助創意的環境。」由此可看出,良好教育的根本就是打造一個優質的學習環境,才能讓學習的成效事半功倍。而身為高美館之教育推廣組組長張淵舜先生更是從自身體驗中深刻體悟「環境造就人才」此等深遠的影響力。然而,對於張組長而言,一個好的藝術教育環境,並非是將藝術作品充斥於生活之中,用以培養人們對於藝術的鑑賞力,而是要有一個開放自由的美學生活空間,讓人們保有自我的藝術見解。雖然,張組長本身並非是藝術世家出身的,然而強烈的好奇心造就了從小有別於他人的鑑賞力,使之對於藝術充滿了無限熱情與嚮往,對於生活一切事物皆有他獨特的見解。而熱愛大自然的他更是帶領妻兒一同投入賞鳥的世界。

對張組長而言,萬物靜觀皆自得,不論是每年10/10成群老鷹盤旋於墾丁上空的壯麗景象,還是佇立於美術館外的一棵枯樹其盤根錯節的枝幹,看在張組長的眼中也能像是仙女般搖曳的優美身姿。因此,對於現今藝術教育的環境,張淵舜組長認為倘若美術館像以往只有單純的參觀性質,走進美術館就只具有儀式性的作用而已,再加上,人們常因常態的慣性而容易簡化思考,最終使之多喪失對事物的聯想力,對此,張組長認為藝術教育的主要貢獻之一,就是可以幫助人們去學習觀察平常所注意不到的質因與素材。為此,張淵舜組長提倡美術館更應該要從日常生活中抽離,把日常變不凡,結合自然生態,培養人們的觀察力,發展更多無限的自由想像空間。

    對於張淵舜組長而言,藝術教育的最主要的功用,其實就只是提供一根懸索,讓人自由發揮罷了!而美術館的教育意義就是提供第一手視覺物件,讓普遍大眾

能從中瞭解人類視覺語言的特性,藉以培養其基本人文素養。但走進美術館最重要的是藝術欣賞應是腦袋瓜的事,而非視網膜的事,因而沒有標準答案,其欣賞的價值應在於「溝通」、「多元」和「尊重」與「包容」。尤以對藝術須時時保持好奇心,才更能使藝術得以發揮其獨有的魅力與渲染力。

    最後,張淵舜組長還特別提點出,不論接收何種藝術教育,最終,還是要反思自己的學習方式﹖唯有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模式,才能真正地把學習到的知識內化成為自己的涵養。甚至,才能再以自己的方式絡繹不絕地傳授於他人。

文/顏珮芹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