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6日 星期一

公辦藝文活動的挑戰與思考


二月的1510藝文意識小聚場,邀請到高雄市文化局表演產業中心的吳正婷主任,從公部門的角度發聲,為大家剖析公辦藝文活動及策略。主要的討論議題則圍繞在連續第三年由文化局所主辦的春天藝術節,其策劃及執行過程當中的經驗心得,以及文化局對於在地藝文環境發展的想法。

春天藝術節2010年有13個節目共21場次、201119個節目共31場次,今年配合大東文化藝術中心開幕,達到34個節目59個演出場次,規模一年比一年盛大。對於藝文愛好者來說,這不啻是個好消息,從前年的「白雪公主」、去年的「茶花女」,今年的「暴風雨」、「有機體」等等,都是與兩廳院台灣國際藝術節所合作的節目,南部觀眾要想看到這些國際表演,不再只有台北這個唯一選擇,也省去舟車勞頓的費用與時間。主辦單位今年甚至獨家引進了世界知名的DV8肢體劇場,翻轉了往來觀賞表演藝術節目的「朝聖」模式,文化局亟欲塑造品牌、行銷高雄的企圖心由此可見一斑。對文化局同仁而言,承辦此類大型活動的挑戰在於,如何在現有的組織架構、預算與採購法的限制下,發揮如同民間公司團體的彈性與效率,逐步摸索出自己的做事準則,而今年春藝完全不假經紀公司之手,似乎證明了文化局這三年來的決心與努力。

與此同時,仍有另一股來自民間的聲音質疑,在編列如此多的資源與預算在大型表演節目上的同時,是否排擠了在地藝文團體發展的空間?而這些努力又有多少比例的能量能夠轉化為未來的藝文人口?在講座中提到,文化局的責任主要有四個面向:持續各類藝文活動及輔導、持續硬體建設、擴大藝文人口,以及大環境下的藝文工作者及資金。前兩項可以從近年來文化局積極辦理各式節慶,諸多藝文館舍正在興建、或即將完工中看出端倪。未來高雄市除了現有的市立文化中心、大東文化藝術中心、岡山文化中心、小港社教館、中山大學逸仙館之外,尚有「南部兩廳院」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海洋流行音樂中心等將會陸續落成啟用的表演場所。如此多的「中心」直接面臨到的挑戰有兩點:表演團隊的量與質,以及在地藝文人口的成長需求。

這次春藝提出了在地團隊跨界製作的概念,可視為是開拓團隊視野、促進團隊成長的一種方法,但對於其他團隊,或是演出之後,有沒有更為實際且長期的扶植策略?高雄市引以為傲的便是近年打造出影視友善的城市形象,不只是主動提供場地、協助拍片,更進而投資電影,片中場景亦成為城市行銷的熱門話題。如果表演藝術能夠效法影視,規劃像是台北市藝響空間、新北投71園區的場所供團隊進駐使用,減低團隊的製作成本,讓創作者們可以在c/p值高的環境裡發展作品、與其他領域的藝術家們切磋、觀摩,成為一個以「人」為主體的表演藝術「中心」,或許更能培養出足夠對應現有硬體的軟實力,早日促成產業化的願景。

而藝文人口的成長,一直以來都是各地方政府努力的目標,要使得高雄地區新舊場館表演能量無縫接軌,少不了觀眾參與這一塊。如同眾所皆知的事實,藝術教育需要向下扎根,在學子的心裡內化,才有可能在當這些人有經濟能力以後,在他們的休閒娛樂選項裡,進劇場成為進電影院外的另一個選擇。在可見的未來,諸多的藝文場館是否能有更多元的規劃,除了舉辦講座、讓演出發生,如何更密切且更深入的融合藝術與人文教育,使得硬體設備有充足的軟體支撐、運轉,考驗著工作團隊的規劃與眼光。

作為南部的大都會,高雄市與台北市的都會發展脈絡有著先天的差異,台北跟高雄的觀眾來源組成不盡相同、團隊的資源與刺激也尚未同步,要能夠與台北並駕齊驅,需要的是公部門與民間的協調與共同努力;推廣(活動)、扶植(團隊)、扎根(教育)缺一不可。就如吳主任也說,帶頭的領導者很重要,上位者的思維幾乎就決定了在地文化策略的執行方向與優先順序。高雄市近年在表藝、視覺、影視呈現遍地開花的熱鬧氛圍,確實呈現出一片樂觀的城市形象,也衷心期待在這些繁花落盡之後,能夠真的落入土壤,成為這塊藝文土地中最肥沃的養分。


本期主題:公辦藝文活動的挑戰與思考 
活動日期:2012年2月15日
主講人:高雄市政府文化局表演產業中心主任 吳正婷

主辦單位:藝畝田藝文工作室
        贊助單位: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固定聚會:每個月15號晚上19:00 御書房(高雄市苓雅區和平一路149之14號)

        活動預告:

       4/15(日)
       「從國際藝術節談台灣的藝術節」   
       李惠美 / 國立中正文化中心企劃行銷部經理
5/15(二)
       「一種改變世界的方式—從劇場藝術節策劃談起」
       王文儀 / 資深劇場節目策劃人
6/15(五)
       「藝文過節一把罩—文化節慶活動執行祕笈」
       杜惠萍 / 表演藝術聯盟副秘書長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