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日 星期五

我從哪裡來?-「尋回‧失落的印記」

這是一齣關於尋找自己的故事。

 

身為太魯閣族的建國一個人隻身於外地打拼,突然面臨喪親之痛,重新思索自己的生命方向。隨著劇情起伏,帶領觀眾體驗傳統文化中的木琴音樂,口簧琴舞蹈,紋面文化,同時引導觀眾踏出尋找的步伐,尋回失落的印記。

 

建國,30歲男子,退伍之後,在父執的一家製棉被廠工作,才剛開始工作沒多久,卻接獲榮民父親車禍的不幸消息。抵達現場,只剩下散落一地的破舊腳踏車零件,地面上一片未乾的血漬;當時汽車衝撞力過猛,父親來不及煞車,就這樣硬生生撞上了。所幸,殘破的遺體還看不出是車輾過的慘狀。當建國陷入失去父親的傷痛時,母親也陷入崩潰的邊緣,經常一個人在院子裡喃喃自語,說著建國聽不懂的語言。後來,建國才知道那是太魯閣族語言,30年來以為自己是外省人的建國,從來沒有人告訴建國太魯閣族和自己的關係,就在母親全盤托出之後,建國終於知道自己血夜裡擁有太魯閣族的因子,從一開始的消極抵抗到最後的面對,接受,認同,這是一齣關於尋找自己的故事,同時也是太魯閣族傳統文化的再現。   

 

從展演的形式來看,可以從道具,紋面,音樂,GAYA談起。在這一齣戲中,首先看到舞台中央底部,有坡度的大型道具,象徵太魯閣族中的彩虹橋,在太魯閣文化中,族人若生前行為舉止都符合社會倫理規範,人死後則可通過彩虹橋,走向祖靈居住的天堂。男性和女性而言,則有各種不同的規範和意義,男性必須參與過獵首活動,才擁有象徵勇氣意涵的紋面;女性則必須學會織布,縫紉出菱形圖樣象徵祖靈的眼睛,且經過紋面後才有資格踏上彩虹橋。音樂部份,分為三種,第一種為口簧琴,多數在男女間約會時作為一種信物以及演奏,其二為木琴,使用於祭典,最後一種為歌唱,通常為即興演出或者是答唱。然而,太魯閣精神所在則是具有象徵神性的GAYA,為太魯閣族奉行的教條,一種道德秩序的約束。從各項演出中,這齣太魯閣舞作體現了傳統文化意涵以及族人遵循的生活規範。   

 

「再現太魯閣族」舞碼為這次的一大挑戰。根據導演所言,傳統祭儀儀式僅有禱詞,難以呈現於舞台上,且舞蹈本身屬於單一舞蹈居多,原舞者過去製作的舞碼主要以牽手合跳為主,對舞者而言,這次排演過程容易缺乏安全感。音樂呈現上亦非容易,語言發音困難,喉色音居多;70多首歌,詞短數量多,而演出人數上僅有20多人,一人分飾多角也是這次太魯閣族演出的一大挑戰。另外,田野調查研究中,太魯閣族耳環、項鍊、和米白色服飾,與目前太魯閣族服飾略有差異,製作這一次的表演,不僅挑戰原舞者的演出極限,也呈現出太魯閣族的傳統樣貌。    

 

尋找與認同是這齣戲的主軸。喪親之痛的建國在這過程中找到了太魯閣族的身分認同感,然而尋找與認同並非僅發生於重大事故時,透過「尋回失落的印記」每個人都可以在裡面找到自己的出口,找到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核心價值,重新開始。

 

㊣ 原舞者-尋回‧失落的印記(太魯閣族樂舞)  4/24(六)19:30  中山大學逸仙館

購票:兩廳院售票系統    高雄表演藝術行銷平台會員可憑專屬訂票單(請來信索取),享購票八五折的優惠!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