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2日 星期一

青花魚的《劇場初體驗》

文∕青花魚(高雄表演藝術行銷平台會員)

 

創作社2009年的《少年金釵男孟母》,是以清潮的李漁《無聲戲》之六〈男孟母教合三遷〉為創作基底的原創劇本,那是我第一次自己買票進劇場(台北社教館城市舞台),之後才知道原來此劇的演員都是一時之選,入門能看到這齣好戲,真是太幸運了!(聽說2010年7月將再次演出!)

 

還記得是坐在一樓的中間排,台上每一個轉身、每一個眼波流轉、每一句話語,抓住了我所有的感官,記憶回到了至南京旅遊時在蘭苑劇場看的崑曲,雖然實在聽不懂說書人腔調濃重的古語,但見綾羅綢緞的侍女們快步且整齊地行走,沉靜的表情搭上亮晃晃的燈光,聆聽詩詞吟哦,彷彿跟著台上搬演的傳統戲曲,被拉近一個不是現在也不是未來的魔幻空間,古代與現代在當下這個時空交錯。

 

海筆子的《2009無路可退》則是個很貼近土地的看戲經驗,不若室內劇場,這齣戲在帳棚裡演出(高雄中都磚窯廠旁的一塊空地),場地不大,約八十人左右。開演前隔壁的老先生還在說,真像小時候看的野台戲哪。

 

整個帳棚都是舞台,演員們跳上跳下,不時的引爆與火光,其實有點像在看特技表演,帳篷裡有些悶熱,戲服包得很密實,演員汗都用噴的,沒有麥克風,每吼一句,身體前傾,就噴出晶瑩的水珠。

 

可能是因為我台語太爛,很多部分實在看不太懂,最後就索性放空,去享受整個環境的氛圍。舞台的燈光、二胡的獨特音色、泥土的氣味、燃燒的氣味、遠處外頭小孩子的嘻鬧聲,小小空間裡,人們緊挨著彼此聚精會神,每樣事物都讓我覺得心情好好,連汗在皮膚上黏膩的觸感及徘徊在腳邊的蚊子都可愛了起來。

 

結尾高潮,帳篷的一角被撕開,演員站在高台,背後是漆黑的夜空與中都磚窯廠的煙囪,涼風透進來,長長的煙囪,歷史的鄉愁被凝結成一個長長的影子,那一幕好美!雖然這部戲之前也曾在台北演出過,但這一幕只專屬於現在這個時空。

 

忘記在哪本書裡讀過,「閱讀是一場永無休止的冒險」,我想劇場也是,讓感官來場華麗的冒險,一塊進劇場看戲吧!

 

恭喜青花魚獲得由多元文化藝術提供的《玉山奇遇記》演出票劵兩張。

0 意見: